黃善年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5 07:15:27
黃善年(1962年10月-),企業家,出生於浙江舟山市臨城,上海舟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基本介紹

黃善年,男,1962年10月出生,大專學曆。2001年9月,上海舟基(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黃善年任董事長。集團已擁有全資公司、控股公司、專業公司19家,產業遍布大半個中國。還擔任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造船協會副理事長等職。2008胡潤百富榜第128名;2009海南清水灣胡潤百富榜第88名。黃善年於2009年9月21日前後被中紀委空降“帶走”,進入調查程序。

  

概述

  中文名:黃善年

  國籍:中國

  民族:漢

黃善年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出生地:浙江舟山市臨城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

  職業:企業家

  主要成就:成立舟山金海灣船舶有限公司

  2008胡潤百富榜第128名

  2008胡潤富豪榜第13名

  2009胡潤百富榜第88名

  

個人簡介

  黃善年13歲從事篾匠的工作,31歲時成立舟山市基建工程公司,後放棄上海穩定的產業收益,於2004年2月在家鄉注冊成立舟山金海灣船舶有限公司,公司於2005年9月18日破土動工到2007年7月1日正式點火生產,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克服種種困難,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建造大型船塢5座,9個泊位,50年一遇標準海塘3100米,建設了一個規模居國內前列的大型造船基地,創造了“金海灣速度”。從出身貧寒,到身家80億(據胡潤百富榜2009數字),黃善年的財富之路,正契合了市場經濟初期時,中國“先富起來”的一批人的通常軌跡。

  

創業曆程

  黃善年13歲就出門跟當地一位篾匠師傅當學徒,18歲立誌求學,半工半讀。1993年5月,他成立了舟山市基礎工程公司,從事市政和基礎工程建設。他帶著六位助手闖蕩上海,短短幾年間,先後承接金茂大廈、恒隆廣場、蘭生大廈的打樁工程,掘到了第一桶金。“舟基”也成長為上海基礎建設市場舉足輕重的“大哥大”。2001年8月,黃善年組建上海舟基集團有限公司,將目光瞄向了房地產基礎和開發。到2005年上半年,總資產達到了100餘億元。

  2005年,黃善年毅然賣掉了在上海的七塊土地,部分資產轉讓給了綠城集團,回到了家鄉舟山開始投資組建金海灣船業,拉開了中國民營史上最大的造船運動。

  網站資料顯示,舟基集團下屬的舟山金海灣船業有限公司總投資超過50億元,2007年7月已全麵投入生產,建造大型船塢5座,9個泊位,50年一遇標準海塘3100米,被評價為“海岸線長度、船塢規模、麵積比中船集團的長興島還大”。至2008年底,公司手持訂單列世界造船業五十強,排第十七位。

  

人物曆程

  十餘年奮鬥成就事業斥巨資投身家鄉建設

  2006年6月3日浙商大會暨浙商論壇、首屆浙商投資博覽會在杭州開幕。作為唯一獲此殊榮的舟山人,上海舟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善年從省領導手中接過了“2006回鄉投資模範浙商”榮譽證書。此時,公司斥資22億元,在岱山縣長塗鎮小長塗島投資建設的全國最大船塢群―仙草潭船舶修造基地,施工已過半年。

  1993年5月,舟山市基礎工程公司成立,剛過而立之年的黃善年任經理。同年,公司進軍上海市場。初到上海時,“舟基”隻是個籍籍無名的“小”公司,不到10年就在上海基礎建設市場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上海磁懸浮工程、金茂大廈、APEC會議中心等一大批標誌性建築工程,都留下了“舟基”人的足跡。2001年9月,上海舟基(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黃善年任董事長。目前集團已擁有全資公司、控股公司、專業公司19家,產業遍布大半個中國。企業總資產達100餘億元,年產值80餘億元。

  更值得稱道的是,正當上海的事業鼎盛之際,黃善年毅然壓縮外地的投資規模,聚集資金投資“仙草潭”,以興辦實業的方式,投身家鄉海洋經濟強市的建設。消息傳開,不僅在周邊地區引起較大反響,更受到了家鄉人民的由衷欽佩。

  舟山金海灣船業建在浙江舟山市岱山縣的長塗島上。

  2001年9月,黃善年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舟基(集團)有限公司,進行房地產基建、地產開發。黃善年深知土地的重要性,而造船更是需要苛刻的海岸線條件、好的地段,尤其是要建高利潤率的大型船舶。於是,舟山群島成了他造船基地的投資目標。

  2005年,黃善年開始回鄉投資。在舟山,他先是投資組建舟山金海灣船業有限公司,主營港口、船塢及土地開發、海塗圍墾、建材銷售及船舶修造,該項目總投資需22億元人民幣;2005年11月,投資2.5億元,建成舟山新體置業有限公司;舟基集團還投資5億元,進行圍海造地工程;2006年3月,又出資2250萬元成立了舟山萬通航務工程有限公司,參與全國港口航道建設。

  

個人成績

  於2004年2月在家鄉注冊成立舟山金海灣船舶有限公司,公司於2005年9月18日破土動工到2007年7月1日正式點火生產,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克服種種困難,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建造大型船塢5座,9個泊位,50年一遇標準海塘3100米,建設了一個規模居國內前列的大型造船基地,創造了“金海灣速度”。

  已修理各類船隻6艘,2007年稅收達到5000多萬元,2008年產值達40億元,整個工程全部完工投產後,為社會提供了15000多個就業崗位。

  超計劃捐款成慣例:慈善家是黃善年的另一重身份。

  自2004年12月當選首屆舟山十大慈善名人後,他先後被定海、普陀兩區的慈善總會授予慈善愛心獎。

  2006年12月,他又榮獲浙江慈善個人獎,是全省50名獲獎者之一。

  據統計,自1998年至2006年,黃善年包括舟基(集團),向社會慈善捐款累計已超過2000萬元。

  

社會影響

  黃善年投資的仙草潭船舶修造基地,是在外地的舟山籍人士回鄉興業的最大一個投資項目。回鄉興業漸成潮流。一批由在外地創業的舟山人回家鄉投資的大型項目,陸續動工或簽約,還有一批項目正在洽談之中。在外地的舟山人回鄉興業,投資以臨港工業為主,熱點為船舶修造、儲運等。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舟山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市的步伐,外地舟山人回鄉興業的熱潮將不斷掀起。2006年6月,黃善年出席浙江省人民政府召開的天下浙商大會,並榮獲“回鄉投資模範浙商”稱號。

  

被紀檢部調查

  據當初的預定方案,金海灣造船基地將建設數座超過10萬噸級的船塢,而按照相關規定,民營造船企業造船能力超過10萬噸,必須上報至國家發改委審批,但金海灣項目未經獲批,就在2005年強行開建,兩年後正式生產。到2007年,公司累計投資達70億元。

  對於黃善年為何敢置發改委於不顧強行開工,外界難以得知,同樣無法得知的是,金海灣開工建設兩年時間,竟毫無阻力。“金海灣現在似乎已經被默認為合法。”一知情人士說道。

  此外,黃善年還參與了舟山當地的圍海造地、港口航道建設以及3100米“50年一遇”的標準海塘建設。一位舟山企業界人士則認為,當初黃氏一舉奪得海塘建設“亦存在不為人知的地方”。

  2009年11月21日,身家80億的浙江舟山市首富、舟基集團董事長黃善年被中紀委“帶走”。

  在對舟基集團董事長“舟山首富”黃善年的調查中,最終牽出了張家盟涉案的線索。

  

胡潤榜富豪黃善年70億元項目未批先建被查

  從上海市出發,沿東海大橋方向坐車2小時,到達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駐地,以此為原點,向東南方向僅17海裏,即為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長塗島。

  長塗島緊鄰滬、甬兩大深水港,位居長江、東海之要衝,此地一度被舟山市首富、舟基集團董事長黃善年,看作其實現“大民營船舶製造”雄心的寶地。如今,願望還在,隻不過主人已換。

  時代周報記者多方調查了解到,黃善年已於今年9月21日前後被中紀委“帶走”,由於案件尚未進入司法程序,官方亦未披露,直至案發後近兩個月,黃氏被拘的真正緣由仍不甚明了。

  11月17日晚,時代周報記者致電舟基集團副總裁王德榮,詢問黃是否還在主持集團工作,他表示“他(黃善年)有點事情,現在不在”,記者再問:“黃目前在哪裏?”王說:“我也不知道,這是他們辦案的事情。”

  記者再次追問:“你電話聯係過黃總嗎?”他反問道:“能打嗎?”

  接近案情的知情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黃善年被調查,和其掌控的舟基集團旗下金海重工建設違規(原金海灣船業有限公司)有關。

  而一位舟山企業界人士則認為,當初黃氏一舉奪得舟山市3100米“50年一遇”的標準海塘建設“亦存在不為人知的地方”。

  在黃善年被“帶走”近一個月後的10月16日,金海重工官方網站刊載了一篇題為《黃善年董事長寄語全司幹部,安定團結搞生產,精心打造金海灣》的文章,文中提到:公司執行董事長、黨委書記、總裁李國鋒帶著全司員工的掛念,專程“看望”了董事長黃善年。文章後麵同時刊載了一張黃李二人的合影,照片中黃一臉平靜,和平常並無二致。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黃被控兩個月,“問題”根源仍未理清,其本人仍無自由可言。至此,黃氏船舶王國夢已然瓦解。

  

上海發跡

  從出身貧寒,到身家80億(據胡潤百富榜2009數字),黃善年的財富之路,正契合了市場經濟初期時,中國“先富起來”的一批人的通常軌跡。

  據舟山當地熟悉黃善年的人介紹,黃善年為舟山市普陀區六橫鎮人,1962年出生,“20年前,和大多數舟山農村人一樣都很窮。”

  資料顯示,黃善年13歲從事篾匠的工作,31歲時成立舟山市基建工程公司,對於中間空當了20年的生活,一些和黃有業務往來的企業界人士亦不得而知。

  “他是靠打樁生意發家的。”一舟山企業界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此說法和外界對黃的描述一致。

  據其介紹,1993年,黃善年成立了舟山基礎工程公司,同年,該公司進入上海市場,彼時正值浦東開發初期,類似舟山基礎工程公司等性質的小公司(提供建築打樁服務)獲得大量商業機會,黃由此也開始了另一種生活。

  2001年,完成原始積累後,黃善年組建了上海基建集團有限公司,並開始轉向產業上遊,從事房地產基礎建設開發。業界傳言,至舟基集團2005年全麵撤出上海前,總資產達到100餘億元。

  黃善年在上海曾買進不少地塊,時代周報記者調查得知,在上海地區,樓盤發展商還顯示原舟基集團以及原舟基集團旗下項目公司名字的,包括黃埔國際(海洲麗園)、海洲國際華園。另外還有海洲宜園項目以及上海南匯海洲桃花源項目,但上述信息並未得到舟基集團的確認。

  2005年,黃幾乎清空上海的地產項目,轉道家鄉舟山,選擇了另一個主題―民企造船。

  黃氏所為被當地政府視為造福家鄉,而在上述企業人士看來,黃善年的選擇更像是順手推舟之舉。

  2005年,因國務院相繼出台的“國八條”、“七部委意見”,地產業進入寒冬,與此相對應,全球航運持續繁榮,“浙江希望有自己的大型船舶製造基地,黃剛好遇上了。”

  

70億元大項目無批文

  黃善年雖為舟山市首富,但在大多數舟山人看來,黃的知名度並不高。事實上,黃善年的交際圈更多集中於“上層人士”。熟悉黃的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這恰是推動舟基集團旗下大型船舶製造、港口運輸成長的重要推力。

  知情人士透露,舟基集團旗下核心產業金海重工,並未通過國家發改委的審批。

  2005年,黃善年由上海轉道家鄉舟山,投資數十億組建舟山金海灣船業有限公司(下稱金海灣船業),主營港口、船塢、船舶修造、海塗圍墾、建材銷售以及土地開發,據當初預定方案,金海灣造船基地將建設數座超過10萬噸級的船塢,

  而按照相關規定,民營造船企業造船能力超過10萬噸,必須上報至國家發改委審批,但金海灣項目並未獲批,就在2005年強行開建,兩年後正式點火生產。

  對於黃善年為何敢置發改委於不顧強行開工,外界難以得知,同樣無法得知的是,金海灣開工建設兩年時間,竟毫無阻力。“金海灣現在似乎已經被默認為合法。”一知情人士說道。

  9月17日,記者致電舟山市發改委主任夏文忠,被問及金海灣項目時,立即以“不清楚”為由掛斷電話。事實上,金海灣項目還被浙江省定位為“引領浙江省經濟結構調整,發展裝備製造業的關鍵性項目”。

  據金海重工官網介紹,到2007年,公司累積投資資產達70億元,已建廠房麵積為70餘萬平方米,碼頭2800餘米,海岸線達11000米,公司同時擁有船塢6座,船塢總容量163萬噸,其中最大一座為50萬噸級。公司具備製造國內外各類大中型集裝箱船、LNG船、LPG船、滾裝船、浮式儲油輪、成品油輪、原油輪、散貨輪、客船、特種工作船等不同類型船舶的條件和能力。

  無奈黃善年時運不濟,金海灣項目投產不到一年,金融危機爆發,物流貿易急劇萎縮,而新的造船訂單幾乎為零。僅僅1年間,該項目就遭困境。

  此外,黃善年還參與了舟山當地的圍海造地、港口航道建設以及3100米“50年一遇”的標準海塘建設。時代周報記者調查得知,海塘建設資金主要為當地財政撥款及公務員籌集。“其中公務員出資是強製性的。”一當地人士說。

  時代周報記者還發現,舟基集團旗下房地產公司舟基新體置業有限公司,還投資建設了舟山市臨城體育中心體育館以及舟山市人才公寓,另外,住宅地產項目“邦泰城”、“新城時代”、和“未來城”也都有舟基的身影。

  

大新華物流接盤

  持續的資本困境,逼迫黃善年必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為金海灣尋找到一條出路,上述提及的舟山企業人士向記者證實:“金海灣實際上一直都在虧損,不過現在有了幾條船,稍微好了些。”

  但金海灣船舶的虧損,並沒有成為其進入資本市場的障礙,2008年11月,舟基集團受讓上市公司匯通股份(SH00415)大股東福鼎擔保3000萬股,2009年7月6日,舟基集團再次買入匯通集團300萬股,從而以占匯通股份總股本的10.99%,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前的4月23日,舟基集團已派鍾誌軍、賀紅春進駐匯通董事會,分別擔任董事長、財務總監職務。

  就在金海灣船業將借匯通股份完成借殼上市之際,孰料十天後,金海灣船業出人意料地投向大新華物流的懷抱。

  7月15日,在浙江省政府和海航集團戰略合作框架簽字儀式上,舟基集團和海航集團達成協議,海航集團旗下大新華物流以訂單(30條散貨船)加現金(32億元)的方式重組金海灣船業和同基船業(同基船業為金海灣船業三廠之一),入股金海灣50%股份,入股同基船業51%股份,同時大新華物流單方麵和安信證券簽訂“金海灣上市”的協議。

  黃善年為何甘願“委身”大新華物流旗下?他在極短時間作出上述決定,讓外界頗感驚訝。

  王德榮否認了“雙方合作是政府一手撮合”的猜測,但王同時表示,他沒有參加談判,具體細節並不了解。

  舟基集團與大新華物流簽訂合作協議,為何是在浙江省政府與海航集團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當中簽訂,其間懸疑,外界無從得知。

  大新華物流負責公關事務的羅先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隻是剛好碰上,並無特別理由”,記者詢問談判何時啟動,他表示:“這是高層內部的事情,並不知情。”

  隨後記者聯係海航集團品牌管理處一耿姓人士,在得知記者采訪問題後,表示需請示上級領導再作回複。

  事實上,大新華物流的入主,標誌著黃善年已經失去了對舟基集團的控製權,一接近交易的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金海灣船業投資巨大,一旦倒下影響深遠,這讓各方都不允許它倒下。”

  2009年8月18日,金海灣船業董事會作出決議,“舟山金海灣船業有限公司”更名為“金海重工有限公司”,黃善年依舊被選舉為金海重工董事長,同時選舉原副董事長李國鋒為執行董事長職務。

  黃氏被查,目前仍難以追蹤其背後的真實緣由,而中紀委以空降的方式介入,也讓此事件顯得非同一般。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顶: 9踩: 26961